种子出芽率不好,不要只怪种子有问题
又到了育苗的季节了,很多种植户在育苗时发现,即使使用基质育苗种子的出苗率也会很低,他们一般把原因归结到种子的出芽率低、种子质量差等原因。但通过监测有些种子的质量和出芽率是合格的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种子的出芽率呢?如果种子催芽时芽率在95%以上,而育苗时芽率又低于 85%,我们就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找原因了:
种子发芽率是指在常规发芽试验中第7天时已发芽的粒数占总供试粒数的百分比,即在第7天时100粒种子有多少粒出芽。发芽势指在发芽试验中第3天出芽的粒数占总粒数的百分比。 发芽率能近似地反映出苗率,发芽势表明种子的活力高低。发芽势高的种子,其种子的活力高,出苗齐而壮,而发芽率高的种子出苗率高,但苗不一定整齐,也不一定粗壮。
原因一:
育苗基质的PH值大于7.5。正常基质的PH值在5.0-7.0之间,这样的基质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的生长,当PH值大于7.5的时候就会出现芽率不整齐,苗期生长不良的现象。
原因二:
育苗基质EC值失衡,咸性超标,也会导致种子出芽不整齐,出芽不好。(EC值:反映基质中原来带有的可溶性盐分的含量,将直接影响到营养液的平衡和幼苗的生长状况。)
原因三:
育苗期间浇水不合理。这种情况一般多在天气热的时候出现,天气较热的时候,选择上午10时浇水比较合适,不宜大水漫灌,要用水壶细细的浇,不宜浇透。
除了上面三条原因,影响种子出芽率的外部因素也很重要: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、温度、氧气和光照等条件,不同作物由于 起源和进化的生态环境不同,其发芽所要求的条件也有所差异。
水分: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关键性因素,种子必须吸取足够的水分才能萌发,但是水分过多会增加种子霉烂和病菌感染的几率。工作中一般根据作物种类和种子大小首先选择发芽床,然后按照不同发芽床对水分的要求来添加适宜的水分。
温度: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,种子发芽的温度控制有恒温和变温两种。无论采取哪种控温模式,发芽过程中温度过低都会使种子生理作用延缓,温度过高又会因其生理活动受到抑制而产生畸形苗。